山东胶州湾大桥入选全世界最棒大桥之一(图)

2015年03月19日 15:14   来源:中评社

  中评社青岛5月17日电(记者 邹丽泳、赵家麟)连接青岛市与红岛、黄岛的山东高速胶州湾大桥是一座伫立于胶州湾的白色跨海大桥,全长41.58公里是全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现已完成36.48公里。这座造型美丽的跨海不仅是西海岸经济新区的基础,也奠定中国造桥技术的地位。

  难能可贵的是,国际桥梁大会组委会4月间发出获奖通知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的胶州湾大桥工程获得第30届国际桥梁大会乔治 理查德森奖,这是高国际奖项,象征在桥梁工程取得成就,预计今年6月初在美国颁奖。2011年,美国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评选全球最棒的11座桥梁,胶州湾大桥亦榜上有名。

  中评社山东访问团16日参访胶州湾大桥管理养护中心,山东高速青岛公路有限公司高级政工师、工会主席崔峰对中评社表示,包括美国著名的财经杂志在2011年评选全球最棒的11座桥梁,山东高速胶州湾大桥上榜,造型美观奇特及工程技术获得肯定。2013年,国际桥梁大会也通知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的胶州湾工程获得第30届国际桥梁大会乔治、理查德森奖。他说,中国的造桥技术在世界很有名。

  中评社新闻总监暨台湾中评社社长俞雨霖与中评社社长兼总编辑郭伟峰都认为,这是很了不起的工程,不仅缩短交通距离,也带动经济发展。

  

  中评社山东采访团访问胶州湾大桥管理养修中心。(中评社 赵家麟摄)

  崔峰说,山东高速胶州湾大桥是国道主干线青岛至兰州高速公路的起点,全长41.58公里是全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现已建成36.48公里,第一期工程总投资超过百亿元人民币,大桥工程包括红岛大桥、陆上引桥等,设计科学,造型独特。

  胶州湾大桥是由山东高速集团代表省政府出资人职责投资、建设、经营、管理的山东高速胶州湾大桥于2011年6月30日建成通车。大桥一期工程长28.88公里,总投资规模超过100亿元,青岛市投资建设的二期工程规划长度12.7公里,大桥规划全长41.58公里,双向6车道,设计行车速度80 km/h,桥梁宽度35 公尺,设计基准期100年, 2011年6月30日建成通车,目前,已通车到36.48公里,是目前海上世界第一长桥。

  大桥建设运规模浩大,科技创新。大桥海上钻孔灌注桩数量为5127根,居世界第一,主跨260米和120米的稀索钢斜拉桥及主跨为260米的自锚式悬索桥为中国首创。2009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大桥建成后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及青岛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 战略交通枢纽,缓解超负荷运转多年的环胶州湾高速公路的交通压力,扩大青岛市城市框架,缩小青岛、红岛、黄岛的时空距离。

  山东高速青岛公路有限公司高级政工师、工会主席崔峰指出,国家给青岛资源大多集中在这里,举凡造船、汽车、炼油等,面积2000多平方公里,发展空间很大。而且,胶州湾大桥解决了以前“青黄不接”情况,现在有四个通道,包括环胶州湾高速、其次是跨海大桥、渡轮(半小时)以及海底隧道1.78公里,技术不成问题,彻底解决青黄不接,让西岸成为新众经济发展区。

  中评社山东采访团长为中评社新闻总监暨台湾中评社社长俞雨霖、顾问为中评社社长兼总编辑郭伟峰,成员包括台湾中评社总编辑林淑玲、中评社常务副社长周建闽、中评社副社长王平、中评社副社长肖瑞美、台湾中评社社务顾问丁敏、台湾中评社法务顾问杨清筠、台湾中评社采访主任邹丽泳、台湾中评社主任记者倪鸿祥、台湾中评社主任记者王宗铭、中评社新北特派员李文辉、中评社桃园特派员黄文杰、中评社台中特派员邓木卿、中评社台南特派员赵家麟、中评社高雄特派员周敏煌、台湾中评社记者俞敦和、编辑郑至媛、编辑梁锡铜、中评社编辑毛木娣、中评社办公室主任陈白茹。

  山东省台办副主任张民忠、处长吴莹、主任科员孙培君全程陪同。由山东高速青岛公路有限公司高级政工师、工会主席崔峰对中评社参访团介绍胶州湾跨海大桥胶州湾建筑经过与投资情况。青岛市台办主任田云南、副主任秦宇辉也陪同参加了今天的采访活动。

编辑:李典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