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新区 山东半岛新引擎(图)

2015年03月19日 15:46   来源:中评社

  中评社青岛5月19日电(记者 王宗铭)中评社山东采访团访问青岛市西海岸经济新区,区书记张大勇说明规划指出,青岛西海岸新区是蓝色经济升级版,山东半岛新引擎,蓝色引领,开放优势凸显,综合实力雄厚。

  张大勇目前担任中共青岛市委常委、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工委书记兼管委主任、青岛市黄岛区委书记、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书记。

  张大勇指出,蔚蓝山东,在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的宏伟征程中,正引领新一轮海洋经济迈上崭新高度。从近海驶向深海,从浅蓝驶向深蓝,作为这一战略的核心龙头城市——青岛,也在谋划着在海洋经济的洪涛巨浪中驶向更辽阔的未来。

  张大勇说,承担这一蓝色梦想历史使命的,是位于青岛胶州湾西海岸,一片陆域面积达209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达5000平方公里的辽阔区域——青岛西海岸新区。它以世界眼光谋划、按国际标准建设,正成为青岛建设全国蓝色经济领军城市的主阵地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新引擎。

  

  青岛市西海岸经济新区,发展实力雄厚。(中评社 黄文杰摄)

  张大勇说,青岛西海岸新区是国务院批覆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明确建设的新区,是青岛市建设全国海洋经济领军城市、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核心区的重要支撑,承担着“再造一个青岛港、再造一个青岛经济总量、再造一个青岛新城区”的历史使命。

  张大勇说,西海岸新区规划范围为青岛市黄岛区全域,陆域面积209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0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71万。规划范围内同时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等经济园区,是中国沿海国家级园区数量最多、功能最全和政策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张大勇说,西海岸新区区位条件优越,处于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都市圈之间核心地带,是黄河流域主要出海通道和欧亚大陆桥东部重要端点,与日韩隔海相望,具有贯通东西、连接南北、面向太平洋的战略优势。已建成通车的胶州湾大桥和胶州湾隧道,使新区与母城青岛实现了同城发展。

  

  中评社采访团实际走到金沙滩,体验海天一色美景。(中评社 黄文杰摄)

  张大勇说,距离50公里的青岛流亭国际机场,每天往返青岛和香港两地的航班有近10个班次。区内的青岛港前湾新港与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建立了贸易往来,是世界十大外贸集装箱港口之一。建设中的董家口港区规划总面积72平方公里,建设泊位数112个,设计总吞吐能力3.7亿吨。2012年,西海岸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4.02亿吨和1420万标箱,是全省最大、中国五大外贸口岸之一。

  张大勇说,西海岸新区着力营造“零收费、低成本、高效率”的政务务环境。青岛市赋予西海岸新区123项市级审批管理事项,已全部集中到新的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运行,新服务对像无需再到青岛市级机关审批,打造全国最优发展环境。

  张大勇说,截至目前,西海岸新区已累计利用外资170多亿美元,引进建设外资企业超过5000家。其中,世界500强项目80余个。西海岸新区不但适宜投资,还适宜旅游度假。这里有长达282公里的海岸线,海洋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小珠山、铁镢山、藏马山和大珠山构成东北—西南向的生态走廊绵延全境,森林覆盖率达44.2%。区内拥有凤凰岛、琅琊台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和4个国家4A级以上景区。金沙滩、银沙滩、竹岔岛、灵山岛、唐岛湾等众多优美的旅游景点珍珠般地镶嵌在西海岸版图之上,使这里成为青岛旅游格局中的重要组成。

  

  青岛市西海岸经济新区,区书记张大勇,向中评社采访团解释新区战略位置与发展优势。(中评社 黄文杰摄)

  张大勇说,陆海之略秉持“陆海统筹、城乡统筹、全域统筹”,着眼于“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体制转型”,青岛西海岸新区以重点经济功能区建设带动区域发展,构筑“一核、两港、五区”的总体发展格局。

  一核:中央商务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以高端商务、科技创智、会展旅游为主导,打造东北亚国际金融、航运与数据中心,建设创新高效、低碳生态的智慧新城。

  两港:前湾港和董家口港。坚持以港兴城、港城联动发展,实施统筹规划,依托两大港口推进产业聚变、城市拓展,将航运服务业与临港工业、城市发展有机融合,促进高端要素集聚,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增强综合服务功能。

  五区:前湾保税港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区中心区、董家口经济区、现代农业示范区。

  张大勇说,国家级前湾保税港区,管辖范围包括9.72平方公里的保税港区、2平方公里的西海岸出口加工区和董家口经济区、王台镇北部约53平方公里保税功能拓展区,是我国第一个实现“区、园、港”整合升级发展的保税港区。2011年12月31日,保税港区二期2.02平方公里区域通过验收,成为封关面积全国第三的保税港区。目前国家已批准前湾保税港区开展汽车整车进口保税业务,正在争创国家自贸区试验区。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管辖范围478平方公里。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总指数连续多年居国家级开发区第五位,获批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园区内规划建有中德生态园、中日创新产业园、中韩创新产业园、国际旅游度假区。中德生态园,加强与德国在生态城市改造和生态园区规划、节能环保产业、能源环境技术、节能生态示范建筑、投融资服务等领域合作,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高端产业生态园区、生态企业聚集区、生态技术研发区和宜居生态示范区。中日和中韩创新产业园,加强与日本、韩国在海洋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领域合作。

  新区中心区,规划面积501平方公里。中心区内建有青岛临港经济开发区、胶南经济技术开发区两处省级开发区和灵山湾省级旅游度假区,陆海统筹打造服务高端、生态宜居、幸福美好的现代化蓝色新城。

  董家口经济区,规划陆域面积约284平方公里,港区已建成码头泊位11个,30万吨矿石码头通过验收,“十二五”末港口吞吐能力将超过3亿吨,建设国家枢纽港、国家能源储运中心和干散货集散中心。临港产业区,规划了海洋装备制造产业区、中国北方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建设绿色低碳的现代化新港城和琅琊台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面积833平方公里,以新型城镇化为驱动,突出蓝莓、茶叶、食用菌等高效、生态、特色农业,建设丰富多彩、极富魅力的现代农业功能区。

  

  青岛西海岸新区。(中评社 黄文杰摄)

  张大勇说,青岛西海岸新区自2012年1月启动建设以来,坚持以世界眼光谋划发展,以国际标准推进开发,以本土优势彰显特色,加快建设创新开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新区。

  中央商务区率先突破。西海岸“城市之窗”市民公园对外开放,与国家开发银行达成200亿元合作框架协议,与中化方兴公司达成100亿元的合作意向,与深圳龙柏公司签订共同发起设立西海岸基金的合作协议;青岛信息谷规划建设260万平方米的信息服务业载体和公租房,亚致力、NIIT等21个项目签约落户。

  董家口经济区加速开发。港区和产业区入驻39个大项目,总投资超过800亿元。董家口口岸实现预开放,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50亿元,建成泊位11个,完成货物吞吐量3000万吨。

  中德生态园高端发展。围绕生态标准制定、低碳产业发展、绿色建筑推广三大领域,引入德国郝思特管理模式,已商洽总投资超过140亿元的18个项目。开工建设德国中心,体验运营中心主体封顶,建成全国首家综合标准化示范园区。

  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启动建设。举办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可行性联合研究成果全国首次报告会,完成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区启动区总体规划,园区土地整理、基础设施配套等工作全面启动。

  蓝色高端新兴产业集群聚变升级。依托港口优势,培育形成了机械装备制造、能源和石油化工、家电电子等一批千亿级蓝色经济产业链,三大产业2012年实现产值近4000亿元。国内首艘深水铺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首艘300米饱和潜水母船“深潜号”在此交付使用。

  

  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金沙滩美景。(中评社 黄文杰摄)

  张大勇说,重点项目建设集聚发展。正在建设的总投资106亿元的中石化LNG接收站项目,规模达到1000万吨/年;青钢搬迁、高聚光型太阳能电池及半导体产业园、山东(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华能董家口热电联产、武汉光谷软件园等15个投资过百亿元的重大项目加快推进。60个青岛市级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

  张大勇说,2012年,西海岸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91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8.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051亿元,到账外资12.7亿美元。到2020年,西海岸新区将构建起海洋科技创新引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格局,形成先进制造业发达、现代服务业繁荣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成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新城区,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左右,城镇化率达到90%以上,推动青岛成为蓝色经济领军城市,实现“三个再造”的发展目标,打造中国改革开放新地标和海洋经济升级版。

  中评社山东采访团12日抵达山东济南市展开为期8天7夜的走亲采访,连日来参访济南、泰安、曲阜、新泰等地,16日下午抵达青岛,走访山东高速胶州湾大桥连接的红岛与黄岛区,参访黄岛区西海岸经济新区展览馆,由张大勇带领中评社山东采访团参观、接受访问。

  中评社山东采访团团长是中评社新闻总监暨台湾中评社社长俞雨霖、顾问是中评社社长兼总编辑郭伟峰,成员包括台湾中评社总编辑林淑玲、中评社常务副社长周建闽、中评社副社长王平、中评社副社长肖瑞美、台湾中评社社务顾问丁敏、台湾中评社法务顾问杨清筠、台湾中评社采访主任邹丽泳、台湾中评社主任记者倪鸿祥、台湾中评社主任记者王宗铭、中评社新北特派员李文辉、中评社桃园特派员黄文杰、中评社台中特派员邓木卿、中评社台南特派员赵家麟、中评社高雄特派员周敏煌、台湾中评社记者俞敦和、编辑郑至媛、编辑梁锡铜、中评社编辑毛木娣、中评社办公室主任陈白茹。

  山东省台办副主任张民忠、处长吴莹、主任科员孙培君全程陪同。青岛市台办主任田云南、副主任秦宇辉也陪同参加青岛的采访活动。

编辑:李典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