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青岛8月8日电(记者陈承 王平)“台湾战略学者青岛访问团”今天参访青岛市的新兴经济区--红岛经济区,特别参观了地下管网建设。台湾学者对红岛经济区超前的意识和胆略高度赞赏,而建设者本身也对红岛经济区的未来颇为自豪。红岛经济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杨锡祥说:“青岛的昨天看青岛,青岛的今天看黄岛,但青岛的明天看红岛!”
“台湾战略学者青岛访问团”由两岸统合学会理事长、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亚中担任团长;团员包括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研究员郑端耀、政治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李明、南华大学国际暨大陆事务学系副教授孙国祥、退役中将蒋海安、退役中将傅应川。该团参加由中国评论通讯社与两岸统合学会合办的“两岸海洋战略圆桌会议”,深入探讨两岸海洋战略合作前景问题
与会的中国评论通讯社成员,包括社长郭伟峰、副社长王平、总经理李为民、副总编罗祥喜、记者林艳和陈承。
红岛经济区给访问团留下深刻印象。不仅规划堪称雄心勃勃,正在建设的地下管网,更彰显红岛经济区实实在在的超前意识。虽然目前红岛经济区的地面建筑还远不像一座现代新城,但是在其地下,红岛经济区已经投下百亿巨资,为红岛经济区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奚志刚(右)向张亚中(中)郭伟峰(左)介绍综合管廊。
建设中的地下管线隧道高度约三米,进入之后能够嗅到新的金属与胶皮的味道,粗细不一的管线沿着隧道向前延伸,人们能够感受其虬龙般的力量。人们往往看到的只是现代的地面建筑,但是这种建在地下的综合管廊,纔是维系现代化城市正常运作的命脉。
综合管廊也称为地下综合管沟或共同沟,即在城市下建设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给排水、热力等管线集约铺设其中的地下建筑物。综合管廊还设有检修口、通风、照明和监控等系统。由地下隧道、管线和附属设施这三大部分构成了综合管廊。
据资料,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沿道路两侧建设长达75千米的现代综合管廊,目前已建成长度50公里。电力(110千瓦以下)、给水、热力、通信共四种市政管线敷设在综合管廊内;同时预留再生水和工业管道两个位置;雨水和污水管线因重力因素,燃气管线出于安全考虑,不铺设在综合管廊内。各类管线进入结合管廊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实现了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土地资源节约利用和市政管线的集约化管理、数位化管理、远端控制建设。
综合管廊对于现代城市规划与建设极为重要,虽然现在投资巨大,但是从长远的城市发展来说,可以避免重复铺设各类所带来的严重浪费。青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群工作部部长奚志刚说,一般的自来水管,用10年可以,20年就不行了,坏了就要挖,挖就要花钱。而有了综合管廊,哪个地方锈了,哪个地方螺丝不好了,卸下来直接换上去就可以。
红岛经济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杨锡祥
奚志刚说,现在车子开在红岛的马路上没有什么颠簸的感觉,因为马路上没有一个下水道的井盖。天上没有电线的蜘蛛网,没有一根电灯柱,因为电缆电线都在地下走了。这个综合管廊虽然不能说保证百年,但是起码可以做到二十年、三十年都不需要再开挖地面铺设管线了。这个投入虽然很大,但是以后方便各类地面建筑包括企业配套。
奚志刚还表示,现在都提三网,台湾可能已经做到了,但大陆还没有什么地方做到,除了这个地方(青岛高新区)做到了。三网融合的概念实际上还是经营商之间的概念,比如用移动、网通、有线电视,怎么把它们整合起来?一束光纤到这里。如果一家服务差,我说不用了,我就用另一家的。以前为什么实现不了呢?服务差的说,好,你用啊,结果另一家的那个线没有铺过来。只有一家的线过来,好与不好,你都得用我的。那么有了综合管廊呢,就不需要了,光纤就一根,后台光纤就三、四十根,我后台一调,马上就可以不用服务不满意的了。所以呢,这些服务商呢,就会好好给企业服务,用户是上帝在哪里体现?在这里体现。
据知,现在园区已经建设了三分之二,虽然表面看看到很多地方是荒地,但实际上把绿化全部都做好了。奚志刚非常自豪地说,青岛的城市基础规划建设,过去一百年看德国,今后一百年看我们。
据资料,红岛经济区成立于2012年,管辖青岛出口加工区、红岛街道办事处、河套街道办事处及青岛高新区。辖区三十六个社区,户籍总人口八万一千人。高新区主园区陆地管辖范围达到一百六十七平方公里。该地区区位条件优越、腹地空间开阔、景观资源丰富,是城市发展重要的战略储备空间。在红岛经济区规划中,政府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依托红岛经济区及周边区域生态本底,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锁定滨海岸线,禁止继续蚕食岸线、滩涂,通过生态的修复与整治,建设独具特色的滨海湿地景观,使之成为胶州湾蓝色家园之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生态与景观要求,疏浚与治理大沽河、桃源河、祥茂河、洪江河、墨水河等河流的水体,延续生态肌理,预留开敞的绿色生态廊道,有机间隔,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发展组团,引导城市空间有序拓展。与其他城区一样,除了规划配置一些为大青岛所服务的会议中心、文化中心和商务中心、旅游休闲活动区等功能用地,如蓝海国际会议中心、奥林匹克运动中心和高端商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以及辐射北部的区域性健康、教育园区之外,也要规划配置其自身的行政中心、市民服务中心等等公共服务设施,以满足作为一个独立城区之应有功能。
大家对综合管廊颇有兴趣
在产业发展方面,依托高新区中央智力岛初具规模之研发孵化平台,建设青岛市软件科技城,打造创新与智慧型产业集聚区,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正阳路以北区域,则集中发展高端制造业,提升区域产业能级,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在交通方面,红岛经济区将结合新空港城与青日连铁路线的选址论证,优化完善新城区综合交通体系,梳理区域的主干路网,注重新城区轨道交通、快速路、主次道路的规划配置,并与大青岛的交通系统相融合。
2013年,红岛经济区区围绕建设“科技人文生态新城”发展定位,大力实施“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立足打造蓝色海洋经济区核心区和东北亚创新中心的定位,大力实施产城一体、创新驱动、人才先导、金融助推、全球链接等五大战略,加快建设技术创新研发核心区、科技创业孵化加速区,和技术转移转化实验区、创新人才富集区、科技金融示范区,以及高端产业领航区六大功能区。坚持蓝色、高端、新兴的方向,全面启动三十平方公里青岛软件科技城建设,突出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着力培育与壮大蓝色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以及科技服务业,已初步形成“1+3”主导产业布局,创新创业体系初具规模,产业承载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今年的一到五月份,高新区实现总收入约660亿元,增长10.1%;实现工业总产值约526亿元,增长3.3%;实现进出口总额21.7亿美元。其中,主园区实现总收入约88亿元,增长74.1%;实现工业总产值约29亿元,增长38%;实现增加值约12亿元,增长71.7%;完成进出口总额约3.2亿美元,增长113.8%。
成立短短一年的红岛经济区已经展露强大的发展潜力。也正因为如此,杨锡祥副主任才强调:“青岛市的规划是把东岸城区“做优做美”、西岸城区“做大做强”、北岸城区“做高做新”,青岛的昨天看青岛((东岸城区)),青岛的今天看黄岛(西岸城区),但青岛的明天看红岛(北岸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