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这座小岛的可爱之美。(中评社 陈承摄)
中评社青岛8月8日电(记者 陈承)小青岛,原名青岛,德占时期被称之为“阿克那岛”,是青岛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德军在于1900在占据青岛后建造,因其形状如同一把古琴,故亦称“琴岛”。 6日,两岸统合学会理事长张亚中与中评社高层一同在青岛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秦宇辉副主任的陪同下来到小青岛进行参访。 唯一通向小青岛的道路车辆不断、人来人往,也足见这坐面积仅0.012平方公里的小岛的独特魅力。跟随着导游的步伐,中评社一行踏上了小青岛柔软而又可爱的土地。 岛内处处姹紫嫣红,绿树莺莺,芳草萋萋,炎热的空气里却也弥漫着几分清新的草香味。沿着靠海的小路向上走,海水轻抚着焦红色的礁石,如语私密一般。走到高处,来到观景台,便可看到不远处的栈桥和位于信号山上的迎宾馆。导游也介绍道,因为小青岛是海中央的一个小岛,因而它是观赏前海市区的一个最佳观赏地,可以看到青岛老城区的面貌。在这只有17米海拔的小岛之上,却可以看到四方之景,也难怪,游客冒着青岛近两日来少有的炎热也要走一圈,体验一把小青岛的可爱与安逸。 据了解,岛上植物以黑松为主,栽樱花、碧桃、石榴、木槿、紫薇等春夏秋三季开花的观赏植物。并于其上首度发现并命名了珍稀植物青岛百合。 而最有特色的当属德军在岛上建立的小青岛灯塔,该灯塔始建于1890年,1915年启用。该灯塔塔身八角形,塔身用白色大理石构筑,分上下两层,是船舶进出胶州湾,青岛湾的重要助航标志。远远看去,小青岛灯塔宛如大青岛的守护神,时刻关照着每一艘进出青岛湾的船只。夜幕降临时,小灯塔会射出一道红光,与海面波光交相挥映,形成一道“琴屿飘灯”的奇景。虽然未必每个游客都能够有时间欣赏到“琴屿飘灯”的夜之魅景,但欣赏着这白日红礁碧浪、绿树白塔的小青岛,又何叹遗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