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集团:“人单合一” 员工都是CEO(图)

2015年03月19日 15:58   来源:中评社

  中评社青岛8月9日电(记者 陈承)8日,“台湾战略学者青岛访问团”一行来到位于青岛市崂山区的海尔集团海尔文化展馆进行参观访问。

  海尔创立于1984年,其前身为“青岛电冰箱总厂”,经过28年创业创新,从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白电第一品牌。

  如今的海尔不仅在中国占据着巨大的市场份额和知名度,亦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生产和销售线。根据海尔集团公司发布的数据,2012年,海尔全球营业额1631亿元,利润90亿元,利润增幅是收入增幅的2.5倍。据消费市场权威调查机构欧睿国际(Euromonitor)数据,海尔连续四年蝉联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在美国波士顿(BCG)管理咨询公司发布的2012年度“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50强”中,海尔是唯一进入前十名的来自中国的企业;并且位居消费及零售类企业榜首。

  然而,在竞争激烈的家电市场,海尔到底是靠什么样的公司发展战略在整个中国乃至全球市场获得如此巨大的商业、口碑双成功?

  海尔集团监事会主席、高级工程师韩震东在接受中评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海尔之所以能在竞争愈发激烈的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根本在于海尔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企业文化。而在这个企业文化中,最具创新和实用价值的便是海尔所提出的“人单合一”的商业管理模式。

  “人,就是我们的员工,我们提倡创业创新,单,实际上就是一个市场资源。每个人要和市场资源结合起来,这个市场资源包括用户、客户、消费者,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韩震东这样向记者解释“人单合一”的概念。

  

  海尔已不仅仅属于中国(中评社 陈承摄)

  在韩震东看来,作为一个企业,需要去了解它的员工需要什么。“每一个员工,他在生产线上也好,在其它的岗位上也好,他除了需要挣工资、吃饭,他最大的需求是展示自身的价值,”韩震东认为现在的员工不像以前只满足于温饱,现在的员工需要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创造市场的价值。而企业则应该搭建这样的一个平台,给员工提供一个创造自身价值的空间,“你要让员工创新,让员工有一个自我的实现,要给他们提供资源。”

  韩震东表示,当前18大提出“要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而对于海尔而言,不光是分享成果、还要创造成果。而创造这个成果则需要机会。“以前没有这个机会,以前‘正三角’的管理模式,领导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大家朝着一个目标干,你想要创新是不行的。”

  然而现在,即使是海尔生产一线的员工,如果他们有提高质量效率、节约成本的想法,便可以把建议和想法直接提供给管理者,管理者可以列出方案来进行实施或者提供资源,帮着员工成功。“一句话就叫做‘我的市场我创造,我的增值我分享’,海尔的员工可以共同组成一个创新小组,大家共同来分工,在哪方面有创新,提一个方案,方案要有预算,要列出一年能够创造多少价值,为用户、为企业提高效率。”

  除了给予员工充分的自我创新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平台和空间外,在管理理念上,海尔亦提出“利益共同体”的概念。

  “原来是领导要我干什么我就去干什么,现在不是你要我干,而是我要干,我自己创新,”韩震东向记者表示,海尔现在的管理模式是一个“倒三角”结构,占绝大多数的员工在最顶端,员工都面对市场和用户,领导则负责提供资源,“你需要工厂,需要资金,需要技术、需要设备,作一个资源管理者,都可以给你提供。所以员工和领导都是平级的,都在一个网状的平台上。以前你们都叫我领导,我来给你多少钱;现在是你要创造市场,你需要多少钱。你要跟我一块来论证是不是真的需要这么多钱,然后跟我一起来创造市场。这样,员工和领导便成为了一个利益共同体。”

  

  从国内走向国际,海尔步步为赢(中评社 陈承摄)

  韩震东说,要进入海尔工作,有一个比如学历或者技术上的门槛,但是进门以后就完全看你的能力而非学历了。员工在海尔的文化氛围中所创造的价值,企业、国家和个人分配多少都是非常明晰的。

  参访团一行在离开海尔文化展馆时,韩震东主席特别向中评社社长郭伟峰、两岸统合学会理事长张亚中赠送书籍作为留念,而赠送的书名为《海尔员工画与话:让每个员工成为自己的CEO》,足见海尔集团在企业文化上的开放与创新。海尔对企业员工创造创新能力与个人价值实现的认可,或许正是让海尔这艘家电市场上的航空母舰从青岛湾一次次驶出、又一次次凯旋的原因。

  此次“台湾战略学者青岛访问团”团长是两岸统合学会理事长、台大政治学系教授张亚中,与会的其他台湾方面学者成员包括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研究员郑端耀、政治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李明、南华大学国际暨大陆事务学系副教授孙国祥、前海军副总司令、退役中将蒋海安、中华战略学会常务理事、退役中将傅应川。

  与会的中国评论通讯社成员,包括中评社社长郭伟峰、中评社副社长王平、中评社总经理李为民、中评社副总编罗祥喜、中评社记者林艶、中评社记者陈承。

  

  国立政治大学国际事务学院院长李明(左)与中评社社长郭伟峰(中)、中评社副总编罗祥喜共同观看海尔产品(中评社 陈承摄)

编辑:李典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