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所文化山会火热开幕 两斤重“香油果子王”抢镜

2017年02月10日 15:49   来源: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9日上午,青岛一年一度的“浮山所正月十三文化山会”在浮山所1388文化街火爆开幕。本次山会为广大市民百姓营造浓郁祥和的节日氛围,丰富和充实市民及游客的节日生活,让大家在逛、赏、品、购、娱等活动中,体味中华传统文化,感受传统节日的快乐。
  浮山所文化山会,最初名为真武庙山会,始于明代初期,会日设于农历正月十三日,俗名“香油果子会”。它与四方村海云庵的糖球会、杨家村清溪庵的萝卜会(现市北萝卜会),并称历史久远的青岛地区三大特色山会。
  每逢农历正月十三日,都在浮山所举行隆重仪式和庆贺活动,并举行大量的民俗活动。主要内容为民间祈福活动、民俗表演、民间传统游戏、传统商品商贸活动等。因其以“油条”(当时称香油果子)和“油炸面鱼”为主要特色,所以也将正月十三日的山会称之为“香油果子会”。
浮山所文化山会火热开幕 两斤重“香油果子王”抢镜
  浮山所山会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浮山所文化山会自设立以来,一直是当地十分有影响力的一项民俗活动,因上世纪五十年代,真武庙拆除,这个与浮山所同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的古老文明便消失了,成了浮山及周边地区居民心中的一大遗憾。
浮山所文化山会火热开幕 两斤重“香油果子王”抢镜
  浮山所山会自2011年恢复,今年已经是第七届,浮山所山会又叫“香油果子会”,美食小吃亦不能少,山会除主打食品香油果子、面食卡花外,还有萝卜、元宵、糖球、烧烤、川味小吃等各色传统食品、风味小吃,让大家在一饱眼福的同时大饱口福。 
浮山所文化山会火热开幕 两斤重“香油果子王”抢镜
  浮山所正月十三文化山会的举办,受到岛城群众的极大欢迎,前来赶山会的百姓如潮水般,场面壮观,十分热闹,每天接待市民及游客数万人。
浮山所文化山会火热开幕 两斤重“香油果子王”抢镜
  老人到山会来重温他儿时和年轻时的美好回忆,小孩来感受一下未曾体会过的传统习俗和民间文化,大家都感到非常兴奋。
浮山所文化山会火热开幕 两斤重“香油果子王”抢镜
  香油果子,是一种民间传统小吃,因口感松脆有韧劲,成为老百姓喜爱的早点之一。
浮山所文化山会火热开幕 两斤重“香油果子王”抢镜
  据史料记载,起源于南宋,时人对卖国贼秦桧恨之入骨,京城食贩把面团做成人形,入油锅炸之,取名“油炸桧”,以泄心中愤恨。由于成品外酥嫩内松软,价钱便宜,吃的人越来越多,渐渐流传起来。
浮山所文化山会火热开幕 两斤重“香油果子王”抢镜
  香油果子制作工艺和油条差不多,只是形态各异罢了。早年东西紧缺时,香油果子是奢侈品,山会时,走亲访友没有什么可拿的,又不能空手而去,就买斤香油果子,花钱不多,提在手里也好看。如今生活富裕了,虽不愁没东西可拿了,但走亲戚时捎上一串香油果子,这风俗一直保留至今。
浮山所文化山会火热开幕 两斤重“香油果子王”抢镜
  浮山所山会香油果子馆遵循“绿色餐饮”的美食理念,据了解,商家每天至少得准备4000斤面粉,用来炸制香油果子的面团是用小麦粉加鸡蛋、纯牛奶和好后,在8℃~10℃的温度下发酵1~2小时而成,一斤面粉加入5个鸡蛋和两包纯牛奶。和面时特别滴入香油,调揉拉匀后放入盛满纯正花生油的锅中炸制,至松脆金黄时取出即可。因为香油能够入面快,果子能够很快达到香软酥脆,因不加明矾等添加剂,所以吃起来特别香,而且有嚼劲。
浮山所文化山会火热开幕 两斤重“香油果子王”抢镜
  炸制这么大根的香油果子当然需要更高超的技术才“hold住”,不然火候掌握不好,很容易外表糊了里面还没熟。两斤多重、长约90厘米的“香油果子王”出炉。
浮山所文化山会火热开幕 两斤重“香油果子王”抢镜
  买“香油果子”的游人排成了长龙。炸制的香油果子一根重8两左右,“代表着富贵吉祥的寓意。”
浮山所文化山会火热开幕 两斤重“香油果子王”抢镜
  作为岛城城区内为数不多的春节庙会,通过举办正月十三浮山所文化山会,积极发挥好客山东贺年会品牌效应,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历史文化,让百姓在民俗年味中找到乐趣的同时,丰富和提升岛城文化旅游内涵。
编辑:赵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