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青:建筑为桥,情系青港

2022年06月27日 11:10   来源:青岛市委台港澳办


生于青岛,长在香港,两方水土迥异风情,赋予了建筑设计师何文青兼具浪漫与现代的设计灵感。

何文青出生于青岛,10岁前的童年时光是在家附近的几个山头上和海边度过的。“7岁之前我住在观象一路15号爷爷家,家里的阳台能看见小青岛。7岁以后我搬到了姥姥家,位于信号山路10号的一幢德式房子里。小时候,我的活动范围就是家附近的观象山、信号山、观海山这几个山头,还有前海沿的栈桥、第一海水浴场等,交通主要靠步行。那时候湛山寺已经算是郊区了,青岛这40多年的发展太快了!”谈及小时候,何文青如数家珍。登翠山、观沧海,家乡山海相融、浪漫成诗,在何文青幼小的心里种下美的种子。

何文青和妹妹在香港一处公园玩耍

1983年,10岁的何文青与妹妹随父母移居香港,并顺利考入香港一流的中学。当时香港的房地产及建筑行业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何文青报考了香港大学建筑系,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毕业后成为一名注册建筑师。

1997年香港回归,维港两岸,一片振奋。“在湾仔会展中心,国旗更替、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那一刻,我这一生都难忘!”作为这一重要历史时刻的见证者,何文青何其骄傲。二十五年记忆如新,语气仍难掩心中澎湃。“那年我买了人生中的第一辆车,当我开着车从香港大学回家,行驶到上环海边的干诺道中天桥时,维多利亚港的上空正好燃放起烟花,我马上许了个愿:希望香港明天会更好,自己的未来会更好。”年轻的何文青胸怀抱负,迫切想要融入祖国发展大局中,贡献青春力量。

何文青设计作品:青岛中央商务区

香港回归为香港的专业人才尤其是青年提供了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广阔空间。彼时,何文青进入香港顶尖的建筑师事务所工作,开始频繁往返于内地与香港之间,深切感受着内地蓬勃发展的创业环境和市场活力。作为土生的“青岛小哥”,又有着国际化建筑设计经验,2008年何文青毅然选择回乡创业。

何文青设计作品:青岛市实验高级中学

“青岛是我熟悉的地方,拥有融汇中西、开放活力的现代化城市风貌,城市文化氛围开放,建筑师有很多发挥创意的机会。香港是一个公认的国际都会,追求建筑的使用效率和便捷性,重视建筑设计的理念、美感、空间体验。”何文青的设计兼具浪漫主义与实用主义,在岛城建筑设计领域独树一帜,先后完成青岛中央商务区概念规划、青岛石油大厦等城市设计、商业项目。他最钟情设计学校,设计了青岛二中、青岛实验高中、青岛工程职业学院等30多所学校,多个项目获国家和省部级奖项。

何文青曾担任三届青岛市政协港澳委员,积极搭建青港交流桥梁。青岛疫情期间,他与市政协港澳委员向青岛市教育局捐赠防疫物资,为同心同向抗击疫情贡献力量。香港疫情严峻,他与市政协港澳委员向香港捐赠防疫物资,彰显企业担当,凝聚青岛力量,展现青岛与香港同胞之间的深厚情谊。

“青岛是我出生的地方,乡情对一个人来说是永远都无法割舍的。我又是在香港长大,我很庆幸这辈子与这两个美丽与魅力兼备的城市结缘。”未来,何文青将继续以建筑为桥,做好青港文化交流的桥梁纽带,结合两地优势,携手并肩,储备能量,蓄力发展,更快、更好地融入祖国发展大局,助力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共创民族复兴光荣伟业贡献力量。

 

编辑:初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