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一带一路”进了农家院

2018年02月26日 13:43   来源: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过年期间,平度市同和街道孙家张村孙会东家门的影壁墙上,大大的红“福”字和“一带一路”“海纳百川”,吸引了许多走亲访友人们的目光。

  孙会东今年71岁,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热爱种地,擅长农机维修,是村里的“能工巧匠”,但还真没人听说他还会写毛笔字。

  “四叔,这是你请谁写的吧?”说了声“过年好”,来拜年的侄子迫不及待地拉上孙会东的手问。

  “全是我自己写的呀!”孙会东回答说,这个大红“福”字,是用投影技术写的。先把买的一个红“福”字抠下来,然后贴在玻璃上,用手电筒投影到墙上,描一下轮廓,然后用红漆写下来。整个红“福”字,高1.76米,宽1.55,可谓是小村里“第一福”。

  而“福”字两侧的“一带一路”“海纳百川”,则是孙会东用大毛笔亲笔写的。去年党的“十九大”开幕那天,孙会东一点不落地看了直播。他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中国“海纳百川”的政治魄力自豪,就考虑把影壁上原先的“紫气东来”和“一帆风顺”擦去,重新写上这个。

  “一进腊月门,嫩叔就到城区批发市场花40元钱买了一支大毛笔,10元钱买了一瓶墨水,回家后在玻璃上练了好几个周,还是写得歪歪扭扭……”快言快语的四婶边张罗着大家吃坚果和糖果,边向侄子侄女们“泄露”起四叔过年的趣事。

  说笑中,德国留学的侄女也来给四叔孙会东拜年。“哈喽,过年好!”跟大家打着招呼时,她也看到了“一带一路”,惊讶地说:“伯伯,您也关注‘一带一路’啊,咱真是一家人想到一块去了!我在德国教老外学习汉语,也是为‘一带一路’做贡献呢!”

  笑声和喜悦已溢满了整个庭院。孙会东说:“‘一带一路’是个大智慧,我们农民就是希望农产品通过‘一带一路’出去,让农民继续发家致富!”(记者 刘岱 通讯员 孙京信)

编辑:赵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