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青报网讯 作为我市首届“青岛英才月”系列活动之一,日前,青岛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双选会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医科大学同时举办。市人社局联合市卫计委精心组织40余家企事业单位参加了此次招聘活动,共提供岗位1000余个。此次双选会现场异常火爆,参会单位共收到简历3136份,其中博士人才91份,硕士1834份,特需本科生1211份。
自9月份开始,市人社局在广泛征求各重点单位人才需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针对青岛市急需紧缺的装备制造、化学化工、新材料等专业的人才,选择了学科优势突出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作为此次工程类招聘活动的主阵地。同时,根据青岛市医疗卫生系统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联合市卫计委组织了各大医疗卫生机构在专业特色明显的哈尔滨医科大学举办了医疗卫生类专场招聘活动。这也是我市首次在同一时间、同一城市的两所高校举办双选会,更具有针对性,提高了招聘效率和双向对接成功率。
哈工大双选会:工科生报名火爆
哈尔滨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驻哈尔滨高校的机械、自动化专业优势明显,参会的机械工程类企业备受高校学生的青睐,工科类专业技术人才占求职者的90%。相对于文、理科学生热衷于高校和科研院所,工科类学生更希望进入高新技术、制造类企业,如本次参会的软控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山海洋装备有限公司、丰光精密机械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受到毕业生的青睐。青岛的新材料、精密机械、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发展前景广阔,参会单位提供的岗位需求也与哈尔滨各大高校的优势学科相吻合,吸引了大批学生前来应聘。在哈工大双选会现场,海尔集团的摊位前排起了长队,大多数学生对该单位提供的研发制造岗位情有独钟,一直到双选会结束还有学生前来咨询并投递简历,短短一上午,该单位就收取简历500多份。
医疗卫生专场招聘:“绿色通道”抢留紧缺人才
为解决医疗卫生系统紧缺型高层次人才的招聘难题,经青岛市人社局审批,在招聘博士和紧缺岗位硕士学历的应届毕业生进入我市医疗卫生系统单位时,可直接参加青岛市卫计委在现场举办的面试考核,不需再参加全市统一的笔试。通过开辟“绿色通道”面试即可入职,既简化了招聘流程,节省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时间和费用,还为第一时间留住人才、防止人才流失和提高双向对接率提供了便利条件。
鉴于前两年良好的招聘效果,这已是我市第三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举办卫生医疗专场双选会,齐鲁医院、市立医院、海慈医疗集团、中心医疗集团、妇女儿童医院等知名三甲医院均提供了大量岗位,岗位涉及内科、外科、重症医学、妇产科、儿科、精神科、口腔、麻醉、医学影像、核医学等中西医专业。医疗卫生系统用人单位共收到简历948份,硕博及以上人才占68.6%。双选会当天,卫计委就确定了面试名单,并于第二天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组织现场面试,现场确定录取高层次紧缺人才74人,其中博士3人,紧缺硕士31人,其他硕士36人,特需本科生4人。据悉,截至2015年9月,青岛市通过赴国内重点医学类高端院校举办专场招聘会,开辟“绿色通道”,已为医疗卫生系统引进紧缺急需人才386名,直接给予编制的130名,其中博士45人,紧缺急需型硕士85人,涵盖医学影像、儿科、妇产科、急诊、检验、麻醉、核医学等专业。
此次引才招聘活动结束后,我市将继续借助全国各地高校的重点专业学科优势和丰富的人才智力资源,加强与重点高校的深层对接,拟于11月、12月分赴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延揽高层次人才,为我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创客之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