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强会展业,助力高质量发展

2021年03月29日 09:31   来源:青岛政务网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展业是现代城市经济的“助推器”,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开放度、城市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去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青岛会展的发展之势提出了“考题”。是踟蹰不前,还是化危为机,青岛没有消极坐等。第一时间出台扶持政策,超强力度推出线上会展,最快速度重启线下会展……在全国会展业界率先打响了信心恢复的“第一枪”。特别是自去年6月份恢复线下会展以来,7个月时间就举办较大规模的展览、会议、节庆活动330项,在国内城市名列第六,走出了疫情防控下会展发展的“青岛模式”。

  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兼程是状态。先后获评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中国十佳会展名城、中国会展品牌城市、中国最具影响力会展目的地等荣誉称号的青岛,如何在“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的精神指引下,把会展作为一篇“大文章”来书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紧扣高质量发展,按照“项目落地年”要求,青岛会展需要重装上阵、再立潮头,再展新颜。

  要聚焦国际化,服务国家战略提能级。中央相继赋予青岛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建设等国之重任,在继续举办上合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对话山东—中日、中德地方产业合作主题研讨会等相关活动基础上,青岛会展应该强化与“国际客厅”的联动,通过探索创办上海合作组织地方领导人会晤、上合·丝路国际经济文化艺术节等新活动,努力形成“1个国家战略+1个品牌会展” “1个国际客厅+1个品牌会展”的新格局。同时,还要紧抓RCEP、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机遇,在RCEP经贸合作高层论坛,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等会展活动上下功夫。通过搭建更多国家级、国际性、综合型、大规模的展会交易平台,服务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提升城市能级,拓展战略空间,实现会展业的新发展和新提升。

  要聚焦平台化,围绕产展融合要动能。会展经济中有个1∶9的概念,意思是说展会收益比例为1,而带动其他产业利润的比例是9。这种带动溢出效应,一方面体现在其对交通、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带动收入上,属于“产业链经济”,另一方面,其更大的带动效应体现在对其他产业发展的重大推动上,属于“功能经济”。经过多年培育,目前青岛已涌现出一批与13条产业链关联密切、具有本土特色和前沿引领意义的重要会展活动,这些活动也应是青岛下一步重点打造和发展的重要平台。如围绕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打造,办好世界工业互联网产业大会;围绕现代海洋产业发展,办好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围绕现代金融产业发展,办好青岛·全球创投风投大会;围绕精品旅游产业发展,办好青岛国际啤酒节、青岛国际帆船周等。通过产展融合,以展促产,才能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争取更多“双招双引”成果。

  要聚焦品牌化,释放顶级会展美誉度。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正如奥运会、APEC会议之于北京,世博会、进博会之于上海,广交会之于广州,会展业对于重新动员城市资源,促进城市转型升级,都会产生巨大作用。青岛也应积极推动会展品牌化,通过引进高端、新兴会展品牌项目,培育提升本土会展品牌,发挥顶级会展活动对提升城市美誉度、扩大开放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如继续办好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持续提升活动品质,努力将其打造成机制化在青举办、国家领导人定期出席、代表青岛形象的领军会展品牌。

  当然,瞄准东北亚会展名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区域性会展中心城市,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仅要突破空间障碍、冲出机制窠臼、解答运营难题,更需要一个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来吸引全球各类高端要素资源扎堆青岛。对于这片阔大的蓝海,相信青岛有更多的期待,也将有更大的作为。

编辑:李慧